大學應該切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,以高度的責任感來維護大學的正常教學秩序,不讓這類害人的校園貸來誤導、坑害自己的學生。 近幾年,關于校園貸在大學校園所造成的各種惡性事件,時常有所聽聞。大學生因為背上沉重債務而跳樓自殺的有之,被脅迫在網上公開裸照的有之,在校園里向同學實施詐騙走上犯罪道路的有之,更多的是因此身心健康受到損傷,學業受影響。這類惡性事件不僅讓周圍學生感到極大的不安,也給學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。 針對校園貸存在的種種亂象,中國銀監會、教育部和人社部在6月下發通知,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禁止提供校園貸服務,且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校園貸業務,為杜絕校園貸欺詐、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等行為,未經銀行業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。監管部門的這一通知雖然來得遲了點,但畢竟算是為終結校園貸在大學校園里作祟提供了制度性保障,在這之后的一個來月,興盛一時的校園貸逐漸冷卻了下來。 但是,有媒體調查后發現,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嚴令下,仍有一些網貸平臺頂風作案,從以前直接貸現金給大學生,改頭換面做起了電商購物、分期還款的生意,鼓勵大學生“先消費、后還款”。這種面向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,與以前的校園貸并無本質區別,如果任其蔓延,一旦發展到一定規模,校園貸就將死灰復燃,再次對大學生造成危害。 前幾年校園貸在學...
發布時間:
2017
-
07
-
19
瀏覽次數:152
中新網7月19日電 美國僑報網近日刊文稱,大學的時光咻地一下就過去了,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就畢業了。除了認真讀書、規劃未來、找女友、交好友,還有什么其他事情要在大學畢業前做呢?Business insider整理了一些出來,有些事情不妨試一試! 資料圖: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典禮?! ∥恼抡幦缦拢骸 ?.善用學生折扣?! 〕眠€是大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學生ID爭取各種優惠。學長學姐們留下的各種折扣攻略不容錯過,積少成多,也許四年后把學費都省出來了?! ?.學會唱校歌?! ∵@個難度還是蠻大的,因為很多人畢業了都沒聽過自己學校的校歌?! ?.參與學校傳統活動?! 〈竽懙馗鴮W校的傳統瘋狂一把,好好釋放自己的壓力?! ?.假裝新生到迎新會上猛吃一頓?! ∵@條大概是給“吃貨”的貼士。不過,和其他新生分享下你的大學生活建議,也是一件很棒的事。 5.旁聽一場感興趣的課程?! 『芏啻髮W生需要上的課未必是自己喜歡的,喜歡的課可能沒有多余的學分去上。那么就去旁聽吧!教授肯定不會趕走渴求知識的你,聽感興趣的課而且還不用考試,想想也是滿開心的! 6.爭取出國當交換生的機會?! ∵@個對于留學生來說已經完成啦! 7.說服教授來一場室外課程。 為什么呢?親近大自然呀! 8.留下自己的文學印記。 在校園刊物上發表一篇文章,這聽起來需要有一定的寫作功力,不過如果成功上榜,那就是在...
發布時間:
2017
-
07
-
19
瀏覽次數:142
2017年北京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北京大學校長 林建華(2017年7月4日) 2017屆的畢業生同學們,大家上午好! 幾年前,你們躊躇滿志、帶著忐忑和喜悅來到這里。今天,你們將滿懷夢想和期待,離開燕園,步入激動人心的和充滿挑戰的未來。作為校長,我向同學們表示祝賀,也希望借這個機會,向為你們的成長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師、員工和家長們,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和敬意! 幾天前有位同學給我寫信,希望我講一講自己的生活體會。今年的畢業致辭,我與大家分享兩個自己的小故事。 我的母親像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一樣,并沒有讀過很多書,也沒有上過學。從小,我常常聽到她講一句話,“吃虧就是占便宜”,這句話影響了我大半輩子。這不是說為了占便宜而去吃虧,也不是說吃了虧就一定能占便宜,這是一種人生哲學和價值觀。小的時候,我把它作為懦弱的借口,盡量避免沖突。再大一些的時候,我把它當作面對失敗的理由,少了懊悔與內疚。成年以后,我把它當作遠離名利的信念,保持內心的安寧。 中學畢業之后,我曾在一個農場工作了五年。一次,場里推薦工農兵大學生去一個師范學院(哈爾濱師范學院)讀書,農場里的很多人都推薦了我。當時的我可以說是信心滿滿,但不久后便得知農場領導決定的是另外一個人。雖據理力爭,但最終還是沒有能改變農場領導的決定。大家可以想像當時我的心情,我用了很久才使...
發布時間:
2017
-
07
-
12
瀏覽次數:115
南方網訊(全媒體記者/吳珂 洪奕宜)一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,被“高薪職位”所誘惑,沒想到卷入了“培訓貸”,為了獲得“就業資格”,被誘導花費近萬元購買了12節培訓課程,為此背負每月700多元的債務?! ∵€有另一名剛剛走進校園的女大學生,因為錢不夠花,就想通過貸款做兼職生意,卻稚嫩地相信了拍“裸照”擔保貸款的方式,結果成了一場“噩夢貸”。 今天,我們輾轉聯絡到兩名受害的當事人,通過現身說法,講述她們的受騙經歷,讓深刻的教訓有如猛擊一錘,警醒廣大學生。 講述1. 應聘“高薪”職位被引誘買培訓課程 23歲的小鄧(化名)是在國外念書的大學生,去年8月,她回國找工作,開始在網上投簡歷,偶然間看到求職網站上有一個高薪職位推介——“某中心對外漢語教師,時薪300元”。小鄧為之心動,就照著上面的郵箱地址投了簡歷。 面試時公司推銷“培生證” 沒過幾天,小鄧就接到了這家教育機構的電話,一名阮姓女士約她在廣州市天河區某大廈內面試。放下電話后,小鄧欣喜不已?! ∶嬖嚠斕欤∴嚱邮芰艘幻嬖嚬俚奶釂?,“大致是問我在哪里念書、英語水平如何、是否有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等。”小鄧如實回答自己并沒有教師資格證,“那名面試官聽了我這話,臉色馬上就變了,說沒有資格證,以后無論在哪里都找不到對外漢語教師的工作?!毙∴囌f?! ⌒∴囌郎蕚浞艞?,面試官又告訴小鄧,可以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課程,...
發布時間:
2017
-
07
-
19
瀏覽次數:81